close

文/ 谷卓 (未來Family專欄作家)

 

Photo:谷卓,CCLicensed.

兩歲的Jivan常被誤會是三、四歲的男孩,有天婆婆跟我說「It’s not easy」時,我還不懂為什麼這麼說,這半年來總算明白了,因為人們看他時,會對他抱持「過多超齡的想像和期待」,這麼大可以怎麼樣了吧、這麼大怎麼還不會這樣呢之類的,種種先入為主的「假想」,也連帶使我的教養備受評價。

 

不先開口打招呼就是沒禮貌?!

就「開口叫人」這件事來說吧!做母親的當然會教孩子叫「阿姨」、「叔叔」、「姨婆」,或是問候「你好」什麼的,然而一見面,孩子可能會害羞、會生疏,這時候,大人如果先以身作則,用大方主動的態度介紹自己:「嗨!你好,我是ooo!」取代逼迫或勉強孩子「叫阿姨」、「叫叔公」;那麼,這樣善意的交流,便能一點一滴引導孩子卸下畏怯,學習到「尊重」與「禮貌」該怎麼做。

但是,不是人人都願意耐心等待,包容孩子學習「人際互動」時出現的卻步行為,連我也曾經不經意半推半就,要Jivan叫人,因為我真的不想他在眾人面前承受「語言的暴力」,就是對方無心說「你怎麼沒有叫我!不叫人沒禮貌喔」、「你不叫我我就不喜歡你嘍」、「這麼大還會不好意思喔羞羞臉」⋯⋯諸如此類欲加之罪的「數落」。

聽到這些,我的感受是,是否有想過孩子也有「尊嚴」?任何人都不想在公開場合接受赤裸裸的批評,那我們對孩子的示好被無聲句點後所開的「玩笑」,甚至有的來自自己的父母時,是多麼大的心靈傷害。

 

需要時間觀察陌生人,是孩子自我保護的機制

慢熟的人,是因為與生俱來的「謹慎」與「自我保護」性格,這是不能用好vs.壞來評量的。成長階段的孩子,對陌生人這一步的「觀察」更顯重要,正是透過這點時間來判斷與學習,他們能培養出「分辨」的能力,進而「信任」。

現在的我開始只做「三步驟的提醒」:

(一)帶Jivan赴約前,先告訴他有誰、名字、將一起做什麼。

(二)見到面時大人先親身示範打招呼,再蹲在Jivan身旁正式介紹朋友,等了一下而孩子還是躲在身後沒開口的話,若對方說「沒關係沒關係」時,我會直接說明「不能沒關係喔,『禮貌』就是從日常生活的互動中養成,但我們給他一點時間吧!」

(三)再對著孩子明確重申:「媽媽希望你有禮貌」。如果孩子還是沒準備好,我便會留點空間「那我們等一下下認識阿姨了,記得來叫喔!」便先進行和朋友相聚的談話。

後來,Jivan從旁觀察並相處後,甚至能上前擁抱說再見,有時還會在臉頰親碰一下。大家都在愉快又友好的氛圍下結束約會,Jivan還不忘跟我說:「寶貝剛剛有禮貌」,自我肯定一番呢!

 

孩子,也需要被尊重

無論是哪種角色,在孩子第一時間見到陌生人而噤若寒蟬口時,我們都不該用大人的權威,妄對孩子的反應斷言,或是因為他不照我們期待做就備感失望。

是啊!要處理期望中的落差真不容易,但「孩子先被尊重了,他才能從『被尊重』中學會『禮貌』。」

 

延伸閱讀>> 「競爭」的路漫漫:孩子先懂得have fun,才能培養出面對輸贏的坦然氣度!



本文來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5%88%A5%E5%86%8D%E4%B8%80%E5%91%B3%E8%8B%9B%E8%B2%AC%E5%AD%A9%E5%AD%90%E台南鴨肉飯 台南鴨肉飯推薦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ristelxg0k4j 的頭像
    kristelxg0k4j

    masonalajohns

    kristelxg0k4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