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內不少大學推動服務學習,中原大學服務學習中心主任李俊耀認為,服務學習成功關鍵在於老師要有「師父的功力」,除了說服學生自願參與,還得從旁指導。
為了讓學生從服務學習過程中獲得學習效果與成長,教育部推動大專校院服務學習方案,鼓勵各校成立服務學習推動單位,規劃服務學習課程,卻有不少學生反映,服務內容是環境清潔,有的則是送公文、聽演講,不是假服務真勞動,就是像在應付交差。
交通大學服務學習中心主任張文豪表示,學校早期推動服務學習時,會把學生交給合作的協力機構,但學生的專業不一定符合機構需求,所以效果不好,而要讓服務學習有意義,就得結合大學系所專業,發展有特色的服務學習。
以電子物理系為例,張文豪表示,幾年前開始跟國小合作,由大學生幫忙設計浮力、電動馬達等課程,並帶領小學生做科學實驗,家長反應都很好;例如土木系專業是測量,就跟網路公司合作,協助建立地圖資訊,而機械系學生曾幫忙學校修理廢棄腳踏車等,將專業融入服務過程。
張文豪表示,服務學習最重要的是結合專業和社會需求,而老師的投入更是關鍵,只把學生丟去社福機構,老師卻不管,學生難免會覺得做這些只是為了滿足服務時數,如果老師能從旁引導、慢慢修正與磨合,相信學生必能從中有所收穫。
「大學生不能關在象牙塔內」,張文豪認為,服務學習有其必要性,學生來到大學後只學習專業,對社會瞭解不夠,因此要走入人群,瞭解社會需求,跟在地社會連結,即使要調整服務學習形式,不再當必修課,大學仍應有類似課程或活動。
中原大學服務學習中心主任李俊耀表示,早期他還不清楚服務學習,只是發現學生對理論沒興趣,因此帶學生去育幼院,運用所學知識,幫忙節省電費,學生也很有成就感,還能驗證課堂知識,經學校推廣,各系也開始將課程結合專業與服務。
是否要將服務學習列為必修,李俊耀坦言,當初也討論很久,因為從事服務學習需要使命感,如果變成必修,就沒有神聖的使命感和獨特性,加上不想做的人整天抱怨,就會影響素質,為了服務學習初衷,因此學校最後決定不列必修。
要學生自願做服務學習,李俊耀表示,「老師需要有seafood(師父)的功力」,學生才會願意追隨,服務學習出發點是好的,老師要能說服學生自願參與,且方法也很重要,例如沒經過訓練,就把學生丟去社福單位,學生覺得跟期待不同,當然會受傷。
李俊耀指出,師生都要投入服務學習,老師也要從旁指導,讓學生瞭解做這些事的意義,因為學生很敏感,如果只是利用他們,學生都會知道,若是沒有這些配套,服務學習就只會淪為「KPI(績效指標)競賽」,當學習成分多於服務成分,這樣的服務學習就會成功。
以下內文出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5%A4%A7%E5%AD%B8%E7%94%9F%E6%9C%8D%E5%8B%99%E5%AD%B8%E7%BF%92-%E9%9C%80%台南鴨肉飯 台南鴨肉飯推薦
留言列表